三茅镇普济村蒋长海家庭——“洗车”圆了致富梦
本文来自扬中简报)
10年前,开三卡的蒋长海不满生活的窘迫,将视线投向了刚刚起步的洗车业。人家自己不会洗车?这行当能做得下去?在众人的质疑中,蒋长海的家庭洗车场“开张”了。
10年后,蒋长海的“家庭洗车场”规模比起当初翻了几番,“海平汽车装潢美容中心”——单是名称就能道出这些年来洗车场的变迁。
蒋长海的家位于扬中大道普济路段,靠着大马路,洗车场生意不错。我们来到的时候,四五个工人正忙着在清理一辆小轿车,冲车、擦洗、再冲、再洗,换上新座套,一切有条不紊,刚忙完,一辆中巴车又开进了洗车场。轿车洗饰一新,正当结账的时候,蒋长海拎着新买的梦特娇回来了,很巧。“以前住的是2间烂泥房,一年到头买只鹅都舍不得,现在要什么有什么。”蒋长海乐呵呵地将新买的外套试了试。
由于洗车场规模日益扩大,如今洗车之类的活,蒋长海都已很放心地丢给工人们干。
周到的服务,热情的态度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车主来到他这里洗车、给汽车美容,有些人更是特意开车绕了一大圈,慕名来到他这里。今年蒋长海又招了个工人,新上了轮胎,还买了洗车机。即便是各种硬件条件较之过去好上加好的今天,有些事实还是不能避免。蒋长海告诉我们洗车场生意好的时候,门前的场上都停满了车,一辆接一辆地洗,忙到下午一两点也不一定能吃上饭,即便是在冷得一给车子浇上水就结冰的天气里,也一样开门营业,“说不苦都是假话,再说了不苦哪来的甜。”在没有泡沫洗车之前,都需人工将清洁剂涂抹到车上,因为双手长期接触化学清洁剂,如今蒋长海的十个手指甲都成了灰指甲,这也成为他当年艰苦创业的一个“烙印”。
采访中,蒋长海跟我们描述了他脑海中的小康生活:这里有自己的事业,周末了开着宝马带着妻儿、父母回到城里的套房,休闲会友。
在我们看来,所有这些如今离他都很近。□季春付蓉